close

港城記錄在冊的鳥兒約270種 占江蘇省鳥類的1/2

中國江蘇網3月7日訊 驚蟄一過,花紅柳綠萬物生,各種鳥兒也開始出動瞭。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又到瞭觀鳥、拍鳥的好時節。目前我市記錄在冊的鳥類大概有200多種,占江蘇省鳥類的一半。其中包括20多種國傢重點保護鳥類。而大部分鳥兒的證據,都來自那些觀鳥發燒友,他們白天觀鳥、拍鳥,晚上則在各自的微信群裡“打卡”,分享收獲與心得。

管中窺豹,略見一斑。從一片翎羽中也可以探知一個斑斕的世界,也能探知一個城市的文明。就像“鳥叔”王殿寶所說的,論鳥的種類豐富程度、鳥的珍稀程度,連雲港或許並不非常有代表性,但我們最大的特色在於,通過鳥與現代城市、與人和諧共處的一個細微截面,讓世人看見瞭自然生態與工業文明共存共融的景象。

港城記錄在冊的鳥兒約270種

連雲港是東亞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濱海濕地為候鳥遷徙提供充足的食物和遷徙停歇地。據市林業站工作人員叢日傑介紹,我市鳥類資源豐富,約270種,占江蘇省鳥類的1/2,以前三島等沿海濕地和雲臺山最具代表性。沿海濕地是多種水鳥的重要棲息地,也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雲臺山因其獨特的區位特點,鳥類資源更為豐富。二者互為補充為連雲港地區鳥類資源提供重要的棲息空間和生態環境。這其中,屬於國傢重點保護的鳥類約20餘種,包括丹頂鶴、卷羽鵜鶘、疣鼻天鵝、黑臉琵鷺、白琵鷺、遺鷗、鴛鴦等。

“可以說,大部分證據都來自觀鳥愛好者拍攝的照片,當然還有未被發現或未被記錄的。”港城資深觀鳥愛好者王殿寶告訴筆者。王殿寶今年68歲,退休前在市委黨校工作。2002年的一次近距離觀察白鷺後,他就成瞭一名“鳥友”。一晃十幾年過去瞭,王殿寶如今成瞭圈內有名的“鳥叔”,在我市境內拍攝到大量的鳥類。

昨日,王殿寶向筆者展示瞭他拍到的一系列鳥兒照片。“你看,這是卷羽鵜鶘,我都叫卷毛鵜鶘,看照片不大,其實它要是翅膀全部張開瞭,體長都有一米五六瞭,是一種大型鳥。”他說,當初為瞭拍卷羽鵜鶘的照片,他和幾個鳥友坐著橡皮艇在海上守瞭一天一夜。因為卷羽鵜鶘是候鳥,所以拍到並不容易。說起鳥兒,王殿寶如數傢珍。

對於連雲港觀鳥的人數,王殿寶沒法估計,但就他們那個微信群裡就有三四十人,其中像他這樣的拍鳥發燒友就有十多個。“我們每人拍攝的照片無法估計,有時候一種鳥就拍瞭好幾百張。但我們大多沒有從中獲利,隻要有機構要用於生態調查統計、環保宣傳推廣、學校教育的,我們基本免費提供。”王殿寶說。

現實版的“偽裝者”和“潛伏”

在交談中,筆者瞭解到,鳥兒的照片看著好看,其實拍攝的過程很辛苦,這些拍鳥達人經常演繹現實版的“偽裝者”和“潛伏”。因為觀鳥的最佳時間是在天剛亮和落日前,因此不管烈日炎炎、蚊蟲肆虐的夏天,還是天寒地凍的冬天,業餘時間他們每次都是凌晨三四點就潛伏下來,有時候連中飯都不吃,一動不動一整天。

東海縣林業局林業科科長陳剛也是一名觀鳥發燒友,西雙湖是他蹲守的點之一。“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西雙湖已經成為部分候鳥的棲居天堂,前來度秋過冬的水鳥數以萬計,品種繁多。”陳剛介紹,經過他6年多的持續觀測和記錄,前來西雙湖的水鳥一直在不斷增加,僅白骨頂雞就多達3000多隻,此外綠頭鴨、白鷺、牛背鷺、戴勝、灰鶴、天鵝等水鳥也不在少數,而之前少見、觀賞價值極高的鳳頭正在快速增加。

“我每年都用觀鳥鏡數西雙湖上的候鳥,有時候連續蹲守兩天才數個大概。”陳剛舉例說,為瞭拍鳳頭,他連續偽裝、潛伏、蹲守瞭一兩個月。這是一種非常敏感的鳥類,尤其是在孵蛋期間。所以他不僅身著迷彩服,還把自己前後左右密不透風地遮起來,隻伸出一個鏡頭。

“拍鳥就像狙擊手一樣,隻是他們拿著的是槍打仗,我們拿著的是鏡頭拍鳥。”陳剛笑著說,要當“鳥人”,需要有“鳥人精神”,就是苦並快樂著。“很多人開始很感興趣,但最終堅持不下來。”他感嘆,堅持下來收獲和樂趣也很多。

2012年,陳剛第一次在西雙湖看到鳳頭,那時隻有兩隻。“這種鳥非常重視傢庭建設,它們一般會孵育4隻雛鳥,但自打破殼後,雄鳥或雌鳥中至少會有一隻守護在它們身邊,這種狀態一直持續到雛鳥們羽毛豐滿、可以獨立覓食為止。”陳剛說,鳳頭不允許雛鳥不安全、無依靠地成長,大鳥們寧肯忍饑挨餓也一定要守護在雛鳥身邊,不讓它們做“留守兒童”。常年的觀察,還讓陳剛註意到,這種水鳥的胃口極大,甚至可以吞下體長超過自己身長的鯽魚,這一點著實讓人意外。

對此,王殿寶也有太多相似的經歷和感受,他曾經為瞭拍到珍稀鳥類的正面照,多次和同伴搭帳篷“潛伏”,有時候一連好幾天不休息。尤其是夏天,帳篷裡悶熱無比,為此他隻能打著赤膊、頂著蚊子叮咬守候著。

變身護鳥衛士

因為愛鳥,許多觀鳥拍鳥的達人都把鳥兒當做“隻可遠觀,不可褻玩”的天使,總是跟鳥兒保持一定的距離或者找個隱蔽的地方躲起來,不要讓鳥兒發現。更不會因為要觀鳥拍鳥而去追逐、驚嚇鳥兒,尤其是在繁殖、哺育期的鳥兒。發現受傷、受困的鳥兒,在保證不會進一步傷害鳥兒的前提下,會主動幫助鳥兒脫困、並就地放生。

網友“Peter”和“三斧頭”是鳥類攝影愛好者,他們在拍鳥時,目睹瞭非法捕獵者野蠻捕殺鳥兒的一幕幕。剛剛還翱翔藍天的斑嘴鴨,棲息水面的轉眼間就遭遇非法捕獵者的毒手。在他們兩人的牽頭倡導下,一個保護野生鳥類的公益性團體——飛羽驛站成立瞭,旨在通過自發民間組織力量,開展愛鳥、護鳥活動。與此還與林業、森林公安等部門聯系,舉報非法捕鳥行為。截至目前,“飛羽驛站”護鳥志願者已達到60多位,協助森林公安打擊非法捕鳥多起。

“遷徙的候鳥結成群體,就像一個大傢庭,遷飛中相互協作完成漫漫征程,一旦遭遇捕殺,傢破人亡,就很難完成遷徙。”“飛羽驛站”護鳥志願者“海上人”說。

王殿寶也是“飛羽驛站”的一員。他給筆者展示瞭群裡制作的“美篇”圖文分享鏈接網頁,大量解救鳥兒的圖片被分享。“連雲港是全球八條候鳥遷徙路線中東亞至澳大利亞遷徙線的中轉站,每年秋冬季,成千上萬的候鳥遠道而來歇腳,然而迎接它們的卻是冰冷的鐵夾、密如發絲的天網、浸毒的誘餌。”王殿寶痛心疾首地說,非法捕獵者的野蠻殺戮,美麗的海邊及濕地成瞭候鳥們的血色之路。

“光我們群這些年就協助公安解救瞭四五千隻野鳥,其中還有國傢重點保護鳥類。”王殿寶說,群友們分成五個組,分塊負責連雲、徐圩、臨洪河口等片區,隔三差五就去巡邏,經常把看到的地籠、夾子燒掉,把捕鳥的粘網、拍網剪破。看到網上已經死去或奄奄一息的鳥兒,心裡都非常難過。

曾幹過10年東海縣野保站站長的陳剛,也親身參與到瞭保護鳥類的一些行動中。2012年禽流感肆虐華東地區,陳剛冒著被感染的危險,穿上取樣服,在西雙湖、李埝林場等地區大量搜集野生鳥類的糞便。當時,春夏交替,取樣服密不透風,汗水從頭上流到腳下,水裡、樹上隻要有鳥的地方他都找瞭個遍,最後80餘份樣本為掌握東海境內野生鳥類的禽流感感染情況提供瞭第一手資料。此外,他還參與瞭受傷貓頭鷹、白尾鷂的救治,救治完畢後又重新將它們放歸自然。

希望加大環境保護力度

這幾年,王殿寶一群人的關註重點漸漸從拍鳥轉移到瞭保護鳥類上來。他們在調研中,發現瞭很多破壞環境的行為,作為民間組織,有時候深感無力。

“比如有些濕地,我們在巡查時候發現,居然被人承包養魚瞭。”王殿寶說,濕地改成魚塘,破壞瞭鳥兒的生存環境,許多候鳥為此一去不返,非常可惜。

“我前面說的卷羽鵜鶘,以前在連雲新城那一塊出現過,後來隨著填海造地,這種鳥失去瞭棲息地,這幾年再也沒有出現過。”他介紹,臨洪河口濕地的蘆葦,這幾年都被人野蠻收割,在一定程度上破壞瞭鳥兒生存的環境。而孔望山附近的生態環境,也發生瞭改變,高樓大廈的林立,使得白鷺數量減少,這些人類活動對鳥類生存環境的幹擾都應該引起有關單位和部門的重視。

小貼士

“鳥叔”觀台中菜梯鳥心得

選對的時間與對的地點

一個望遠鏡就能看好鳥

作為一項戶外運動,觀鳥有益身心健康。“拍鳥需要一定的器材,但觀鳥其實很簡單,隨身攜帶一個雙筒望遠鏡或專業一點的可放大20~60倍的單筒望遠鏡,提前查閱一下鳥類圖鑒類圖書或觀鳥網等網站。”王殿寶介紹,觀鳥必須看野生的,盡管在小區也能看到野生的鳥類,但最好去戶外,到大自然中去,這才是這個戶外運動的意義和魅力所在。想要看到更多鳥兒,看到哪種鳥兒,就要尊重鳥兒的習性,在它們經常活動的時間、地點去守著。

觀鳥的方法

1.體形的大小與形態特征

臉與頭部:臉部是否有眉斑、眼圈、過眼線、頭部是否有中央線或者橫斑。

腹面:腹或胸是否有橫斑、縱斑或斑點。

體背與翼上:體背是否有斑紋,翼是否有翼帶。

腰與尾:腰部呈何種顏色,尾羽是電梯保養廠商台中否有明顯的斑紋。

飛行時翼上:是否有白色翼帶或白斑,翼與背的顏色對比。

2.鳴聲

不同的鳥有不同的鳴叫聲,熟悉瞭鳴叫聲後,即使沒貨梯維修台中有看到鳥,也可以通過鳴叫聲判斷是何種,這樣可以更容易找到鳥。

3.地點、時間和環境

鳥類都有自己的活動方式、活動地點,記錄下常見的活動地點、環境和時間以及特殊的情況,可以用於分析鳥類習性的特點和變化。

時間:一般情況下,一天中觀鳥的最佳時候是早上天剛亮時和晚上天快黑時,這兩個時段人較少,光線柔和,鳥類嬉戲、捕食,比較活躍。如果是候鳥,在我市可選擇在每年10月至次年3月。

地點和環境:森林公園看林鳥,水庫灘塗邊看水鳥。比如觀察黃鸝等鳥類時,要選擇村莊附近有喬木、農田、果園的環境;觀察畫眉等,要選擇灌木叢生的環境;觀察百靈、雲雀,就要到荒草地;觀察鷺類和野鴨等涉禽、遊禽,就要到湖泊、河流、海濱等濕地去,等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h9ps6n53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